一个了解佛法、分享生活的平台;一群快乐学佛、学佛快乐的青年朋友。

2008年10月20日

當知識分子學佛時------信仰,為理性生命加分

2006年底,出版名人郝明義發表〈一個黑戶佛教徒的自白〉一文,引起網路轉寄旋風;2007年,社會評論家龍應台與聖嚴法師對談,在報上刊出時, 也引來許多注目;武俠小說名家金庸在政大一場演講中,聽眾詢問他的作品跟他是佛教徒是否相關……這讓人十分好奇,佛教究竟對他們的生命造成什麼影響,另一 方面,也不禁讓人聯想為何知識分子學佛常常隱而不宣?知識分子學佛真的比一般人來得困難嗎?

上述的幾人,也是大家所謂的知識分子,有著共同的特色,即接受過高等教育、有專業素養,在專業領域上表現出色,對社會具有使命感,備受社會大眾肯 定,被視為社會菁英的一群。正因他們是備受仰重的知識分子,所以一舉一動都受到關注,因此對於信仰一事抱持謹慎的態度,甚至認為這是很個人隱私的事,不需 要公諸於世。

雖然如此,還是有不少知識分子公開表明學佛,在許多宗教場合中可見到他們的身影,例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宗教系教授與研究觀音的權威于君方、名作家施叔青與名舞台劇導演賴聲川,那虔敬的態度就如你我一般,讓人感受到信仰所帶來的平靜、安定力量。

因為信仰,所以珍貴

不過,不可否認的知識分子對於宗教信仰,還是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態度,為何會有這樣的落差呢?知識分子身處宗教蓬勃發展的台灣,宗教事件層出不窮,引 發許多金錢糾紛、偶像崇拜等等信仰過當的問題,原本應是社會安定的力量,卻成了社會不安的亂源之一,尤其許多知識分子牽涉其中,讓社會大眾覺得備受仰重的 菁英階級竟也愚癡地迷於神通,這是很多知識分子對學佛卻步,或是不願意承認學佛的主因,讓他們在佛學的邊緣徘徊。

另一方面,因為知識分子對社會具有使命感,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儒家士大夫觀念,認為信仰是非理性的行為,古有前例,唐代八大家的 曾鞏尊儒排佛。還有現代的哲學大師方東美,臨死前在廣欽和尚座下皈依,卻因此飽受其他知識分子的批評,認為已是哲學界精神指標的方東美,竟然還向目不識丁 的出家人頂禮,有損其專業形象與學術中立的行為。

佛教常受許多知識分子詬病之處,就是佛教是不積極的宗教,因為佛法強調「空」的精神,變成虛無的宗教,這與知識分子價值觀中強調的社會責任、道德等違背;還有佛法中的「無我」,與標榜追求自我、表現自我的價值相悖,這個現象依然存在知識分子圈中。

所以,知識分子比一般人更常遇到的學佛障礙,往往是過於理性,將知識當成信仰、生命的價值觀;而中國知識分子深受傳統儒家影響,不語怪力亂神,無法 真正領略佛法精神;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將佛法視為哲學之一支,流於研究的心態。另外,知識分子仍認為宗教是心理與感性層面的需要,尤以抱持唯物論觀 點的知識分子為最。

跨越學佛障礙

不過,時代在進步,佛教也跟著蛻變,我們可看到有愈來愈多的知識分子投入學佛的行列,對宗教信仰的態度也有明顯的轉變,尤其科技發展雖一日千里,但 仍有局限,例如科學家仍無法解釋靈魂或神識等問題。聖嚴法師與龍應台對台中即言明:「信仰是自己對生命的體驗。有些事情,如果缺少信仰,怎麼也無法解答; 有了信仰之後,至少有一部分問題能獲得解決;由此再繼續深入,就可以漸漸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科學家對於宇宙的形成、自然的規律,尚無法解答,承認除了科學之外,相信還有一個未知的力量,從中發現佛法的理論與科學的假設不謀而合,例如「因果 律」、「不確定理論」等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家、系統論專家卡普拉所著《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發現《華嚴經》哲學與現代物理學 的理論模型之間有驚人的相似性,佛教哲學思想表現出與現代物理學的相對論、量子場論等驚人的平行性。

目前,精神腦醫學與心理學領域的知識分子是與佛教接觸最積極的一群,例如「心與生命會議」便是達賴喇嘛與科學家行之有年的對談;國內則有長庚醫院榮 譽副院長、腦神經內科醫生的朱迺欣,長期觀察禪修對大腦影響,試從中擷取現代科學與佛法精神的相容之處;有些知識分子甚至會親身體驗僧侶生活,從中感受到 佛法造成的生理與心理變化,從實證中承認信仰的力量。

宗教信仰與專業素養並不違背,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腳,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眼。」當知識分子跨進宗教的大門,會發現信仰帶給 他們更多奮鬥的力量,會排斥宗教或學佛,往往是堅持理性,仍停留在信仰的表面,或是過於放大信仰過當的現象。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所長單德興感性地說: 「自身知識與宗教信仰對於生命,就如鳥的雙翼,翱翔於人生,是缺一不可的,信仰有助於人生更和諧、圓滿。」

另外,當知識分子有機會接觸到佛教界的明師,例如交通大學的教授張恬君之於聖嚴法師、美國藏學權威傑佛瑞之於達賴喇嘛以及阿姜蘇美多之於阿姜查,他們折服 於明師的智慧與慈悲,堅定了他們對佛法的信仰。一行禪師在法國梅村創設的社區,是一個結合信仰、修行與社會公義的團體,還有印度世友領導的印度慈恩會拯救 印度貧民等等,讓知識分子可獻身公義與責任,引發了他們學佛的契機。

摘自人生杂志电子报209期

牛腹蓄乳

昔有愚人將會賓客。欲集牛乳以擬供設。而作是念。我今若豫於日日中嗇取牛乳。牛乳漸多卒無安處。或復酢敗。不如即就牛腹盛 之。待臨會時當頓嗇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繫異處。卻後一月爾乃設會迎置賓客。方牽牛來欲蝟取乳。而此牛乳即乾無有。時為眾賓或瞋或笑。愚人亦爾。 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時。然後頓施。未及聚頃或為縣官水火盜賊之所侵奪。或卒命終不及時施。彼亦如是。

  從前有位好客的主人,打算在一個月後宴客,他心想,到時候除了請親戚朋友參加,還要請社會上許多有名望的人,作為晚會上的嘉賓,增加自己的光彩。

  晚會上要準備大量的牛乳,他認為牛乳是招待客人的最佳飲料,於是他把平時飼養的幾隻母牛,都集中一個地方,打算先把牛乳擠在缸裡,好好地儲備起 來,但他忽然一想:現在距離晚會的日期還有一個多月,若是每天將所有的牛乳擠出來,第一,沒有那麼多的器皿來儲放,第二,時間久了,牛乳也會發酸變壞,他 想到最後,忽然自己覺得好笑起來:「我怎麼這樣呆呢!為什麼不把牛乳藏在牛腹中?這不是一個最好的儲藏法嗎?既不愁缺乏儲藏的器皿,也不必憂慮牛乳腐壞, 到時候又可大量的供應來客,這真是一舉數得,我以前為什麼竟沒想到這樣的方法?

  他自鳴得意,高興非凡,又自言自語的說:「到晚會的那一天,把所有的母牛都牽出來,當場取乳,還怕沒有最新鮮的牛乳待客嗎?」他這樣想好了之 後,便把所有的母牛即日起與犢牛隔離開來,分繫在不同地方,還派人好好地照顧母牛,飼以青嫩的草葉,飲以澄澈的淨水,以便儲足了乳,等待宴會來到時,可以 大量的饗客了。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宴會的日期已經到來,這一天,他穿上最時髦的禮服,高貴而莊嚴的站在門口,非常熱情的歡迎賓客,等到客人們完全到齊的時候,他懷著滿心喜悅,著令家人,牽上所有的母牛,非常得意而又禮貌的指著牛說:請諸位隨意取飲最新鮮的牛乳吧!

  但事情有了變化,當家人們分別用力去擠乳時,那知擠來擠去,竟擠不出一滴乳來,很多參加宴會的賓客,看到這種情形,客人們等的不耐煩了,有的埋 怨,有的竟忿怒的指責主人說:「這簡直是戲弄人嘛!那一家招待客人像這樣的?真是丟人!」說著便紛紛離開座位,頭也不回的走了。有的客人卻笑著說:「他倒 也真會開玩笑,大張旗鼓的把牛牽進來,裝著煞有其事的請客模樣,吊足我們的胃口,現在我們祇有嚥著唾涎走了!」

  這位主人,想出這個儲乳的方法,起初還自以為是理想的蓄乳法!誰知母牛與牛犢的隔離久了,好像斷了奶的母親,乳源乾涸,一時就擠不出乳來了!

  於是佛說:世間很多人,不就犯了這樣的毛病?比方:當他有錢時,勸他拿些錢出來,布施那些窮苦人,他卻非常慳吝的回答說:「請你們等一個時期,等我儲 蓄的數目,達到成為全國的首富的時候,我會拿出很多錢來布施的。」但世間事情,往往不是聰明人所能預料。當你還沒有得到大財富的時候,卻遭遇到無情的水 火,毀滅了他所有的財富,或為敗子花盡,等再想布施時,已是一無所有,這不就像牛腹蓄乳的愚人一樣嗎?

  所以佛說:「有財當布施,為善當及時,財物五家有,不施悔後遲!」

坊主的话:布施并不是需要等时间去累积的,无时无刻都可以布施,累积福报!~

2008年10月4日

快乐星期五~友情友爱

第八次快乐五和大家分享“友爱”。因为要谈友情,每个来参加的坊员都必须带一个好朋友来,或者带一件纪念友情的物品或照片来。

在《礼敬诸佛》的环节后,便是《十全大补汤》,厨师文成特别调制了“善知识”汤:
佛陀说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与幸福,就必须具备以上四种条件。亲近善士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怎么样的人叫善士/善知识?
教授善知识是指能指导、引导、教育我们向上向善的人。同行善知识是指和我们一同学习的同伴/伙伴/朋友。外护善知识则是护持我们修行、学习的人。
那么怎样的人才称得上“善知识”?我们怎样才知道应该向谁学习?
简单的说,善知识必须本身有良好的德行、愿意教导我们、时刻都引导我们向上向善、能够很善巧方便地观机逗教。佛陀就是一位符合这些标准的善知识。但是,今天我们很难接触到如此的大士,所以只要能符合其中任何一项的人,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佛陀告诉我们亲近恶知识会导致上述的六种灾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应该多亲近善知识,这样才能见贤思齐、常常安住于正道中。

接着到了《有话直说》的环节。
主持人请大家闭上眼睛去想想
来的人必平常多吧?因为每个人都带自己的朋友来!
大家认真聆听每个人分享他们与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
接着在《法音清流》大家一起唱“法侣”,“所谓朋友”及“我们”。
我们身边的朋友多是哪种类型的朋友?而我们自己又是别人的第几等朋友?愿与大家共勉之。

2008年10月3日

与融闻师父交流记

昨晚少年团佛学交流坊的坊员和融闻师父交流。师父和我们分享了很多,有如何和父母相处沟通、如何教育周日班的学生、如何念书应付考试等。
其中弘辉师兄问到在家人的生活方式,既要修行离欲,又要接触很多世间的事,应该如何安排人生。师父点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首先我们必须弄懂自己的身份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能出家自有出家的因缘,在家也未必不殊胜。佛法的可贵在于能解决烦恼、是灭苦之道。法不拣择“形式”。出家人和在家人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家人把家庭安顿好,子女教育好,事业做好,是正精进的。爱子女家人不是不离欲的,那是爱。因为对亲人、对众生有爱,而且是很深的爱,所以佛陀出家寻找解脱生死苦恼的方法。同样的,我们把家里照顾好,事业搞好,是符合法的,当这一切做好,我们才累积足够的时间和福报去寻找解脱之道。我们不能以出家的生活方式来要求自己,因为那是形式的不一样。所谓离欲是努力照顾好家庭,但却不执著于孩子或家人一定要符合你的期望或标准来生活。

再来,我们的生活都有烦恼,不管在家或出家。烦恼如何升起,原因在哪里,就解决那个原因。苦升起了,就把苦灭掉。这就是法。法不是什么理论或遥远的东西,而是生活的。当烦恼升起,比如被朋友出卖,我们会一直问“为什么要出卖我?”、“他这样获得好处吗?”。然而思考这种问题并不能解决烦恼,因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有N种,不是我们可以掌控或解决得来的。但是灭苦的道路就只有一条。就是观察苦的升起,然后苦的消失。练习久了,我们就会明白苦受是会过去的。当我们不执著于那个苦受,我们就把苦受灭掉,自然就会快乐。然而有时有些烦恼不是当下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时间。就如同我们把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洗,或烧开水一样需要等待。这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安排其他的事情来填补这个空档。同样的道理,当烦恼需要时间来解决时,我们不要抱着烦恼不放,而是应该暂时放下它,利用这空档去处理其他的事。这些道理讲起来非常浅显,但是我们却常常在面对苦、烦恼的时候忘记了。牢记造成苦的原因很多,但灭苦之道只有一个。我们常常如此思维、训练自己观察苦受的生灭,有一天自然地我们就会这样的走向灭苦之道。

坊长的话:这文章本来是坊长写了贴在坊长自己的部落格里的。但是后来觉得应当和不能出席参与讨论的坊员们分享,所以就把文章也贴在这里。坊长只是尽自己所能去回忆和理解师父说的一切,或许不够如实,因为难免参杂了个人的见解。坊长的感受是~佛法的理论道理我们或许懂得不少,但是都只是一种“知识”。佛陀给我们指出了这道路,唯有在生活中亲自去实践它,亲证这灭苦之道,我们才能肯定法的价值。祈愿我们能有一天亲证法的可贵,不再只是满口的“道理”,而是实际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