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了解佛法、分享生活的平台;一群快乐学佛、学佛快乐的青年朋友。

2008年8月25日

称赞如来 4 佛曲弘法会

时间:2008年12月6日、7日晚上
地点:吉隆坡民政大厦
主办:吉隆坡菩提工作坊
票价:马币88
佛学坊文成、健祥等有计划出席12月6日(星期六)晚的佛曲弘法会。我们目前手头上有两本当晚的票代售。古晋的佛友有意出席者可联络文成(016-8910938)或健祥(016-8758456)。详情可浏览 http://czrl4.bodhi.org.my

寻找普贤菩萨

坊长和其他两位少年团团员于22-24日代表本林少年团到吉隆坡参加佛青主办之青少年导师交流营。在营队结束当天刚好吉隆坡菩提工作坊在旧巴生路珍苑酒店举办《寻找普贤菩萨》展览会,展出多尊不同风格和传承的普贤菩萨像及画像。此项展览是为了配合该坊今年十二月6日及7日即将举办的称赞如来“普贤行 悟菩提”佛曲弘法会而推广普贤行愿的系列活动之一。趁着短暂的空档,坊长特地前去“参访”。鉴于本佛学坊一直秉持有福同享的理念,坊长会最大能力把现场“搬”到这里让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普贤菩萨的简介请点击http://bodhi.org.my/czrl4/puxian.htm
至于普贤菩萨十大行愿讲解请点击http://book.bfnn.org/books/0831.htm

坊长一抵达展览柜台即受到亲切的欢迎。踏进展览厅时,看见会场里头的布置,有一种很典雅的感觉。一进门的红地毯一直延伸到展览厅末端的华严三圣像前。台上供奉着比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非常庄严。
华严三圣像。佛像前供奉着从中国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所请回来的十方普贤菩萨像。(48米高的十方普贤菩萨像座落在中国峨眉山http://bodhi.org.my/czrl4/puxian10.htm

所有参展的普贤菩萨像都被细心地摆置在展览厅两旁的桌台上,点缀着香花,香炉等。每一尊塑像画像一旁皆有个小牌子写着菩萨像来自哪里,是什么原料塑成等。会场里播放着水晶轻音乐,柔和的灯光伴随着淡淡的花香和檀木香,疲惫的身心仿佛当下就获得清凉。
典雅不失庄严的摆设
菩提的俊达师兄告诉坊长必须弯下身,屈膝才能看见普贤菩萨的美。坊长想或许是屈膝的时侯瞻仰菩萨像心比较恭敬谦卑,所以才能和菩萨的心相应。
同一尊像,前者是平视,后者是屈膝由下往上瞻仰菩萨慈颜,你看出了什么不一样吗?
部分参展的菩萨还包括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此项活动,当局还特地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游戏。每个出席展览的来宾都可选出心目中最喜欢的普贤菩萨,如果来宾的选择和评审法师的一样,就有机会获得抽奖机会。虽然坊长之后就得搭飞机回古晋,但还是履行义务,投了此全木料的普贤菩萨一票。镜子中帮坊长拍照的晶木也是。
离开前,坊长、健祥、湘芮和特地从霹雳坐车下来的晶木在华严三圣前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明。希望大家都能普贤行,悟菩提!

2008年8月24日

《超度的理论与事实》 净空法师 讲述

现在正是农历七月,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鬼月,阴间地府里许多鬼怪,都到人间来度假,所以这个月禁忌特别多。而超度的佛事,也非常繁忙。“超度到底有没有效?是不是超度一定要出家人来做?”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必须要解答清楚的,才不会导致大众迷信。

  佛门有超度的理论与方法,非常合情、合理、合法。但是做大规模超度,在原始佛教是不常见的。经典记载这桩事情,最详实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部经将超度的理论、方法,讲得很清楚。

   我们一定要清楚明了,六道、十法界的状况,以及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明了就是佛家讲的看破,就是把事实真相彻底看清楚。佛说:“十法界是由众生妄想、 分别变现出来的虚幻境界”,如同作梦一般,梦中的境界虽不是真有,但也不能说它没有,六道的状况亦复如是。六道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的现象;换言之,如 果我们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不但没有六道,十法界也没有。所以,佛将这些现象,比喻作“梦幻泡影”。而这些虚幻境界存在的时间长短,佛比喻“如露亦如 电”;“露”是露水,太阳一出来就没有了,说明它的时间不长;“电”是闪电,存在的时间更短。这是佛在《般若经》上,一语道破事实真相。超度的理论、方 法,都不离这些原理、原则。

  三恶道的境界虽是幻妄不实,但是感受的那 些痛苦,好像是真的。譬如在梦中,遇到一只老虎要吃你,你会吓得一身冷汗;梦醒了,还是心有余悸。经典记载,阿罗汉能记忆过去生中五百世的所作所为,以及 所受的这些苦乐,一想到地狱的状况,还心有余悸,甚至身上流血汗。这是佛在经上说的,绝非假话。

  由此可知,三恶道的确很恐怖、很凄惨。而造作恶业,就会感三恶道的境界,三恶道不是阎罗王把你送去的,也不是佛菩萨惩罚你,这是“自作自受”,造这种业自然感这种果报。业因果报非常复杂,佛采取精简的方法,把十法界每一界的业因,归纳出最重要的因素。

   地狱的业因是嗔恚,嗔恚心重的人,自然就变现地狱境界;嗔恚一定会有严重的嫉妒,手段就非常残忍,所以造作极重的罪业,感得地狱果报。饿鬼道的业因是悭 贪,贪而无厌,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占有,不择手段;对于自己有的很吝啬,不肯施舍于人。畜生道的业因是愚痴,愚痴就是没有智慧,没有能力辨别 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往往把邪恶的以为是好事,将正法看作邪法,这就是愚痴。所以,三恶道是自己行业之所感,不是有个力量在支配。

  人道的业因是伦常,即佛法讲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人在一生当中,生活、言行都能遵守这些原则,在六道里可以得人身。

   天道的业因是十善,思想、行持与十善相应。十善:身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口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恶口(恶口是言语粗暴)、不绮语 (绮语是花言巧语,有意、无意都是伤害社会);意不贪、不嗔、不痴。所有的善法都是从这十条而生,所以能修十善业道,能存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 是生天的条件。

  阿修罗道的业因也是修五戒十善,但没有四无量心。他有 五戒十善,福报很大,由于没有四无量心,享福就迷惑颠倒。修罗没有断贪嗔痴,以贪嗔痴的心修五戒十善业,虽有人天的大福报,没有人天之德。因此,阿修罗福 报很大,但性格凶残、好胜、嫉妒。譬如在法会中烧香,一定要烧第一炷香,不愿落人后,事事都抢在别人前面,以这种好胜好强的心态修积功德,果报往往就落在 修罗道。

  佛教我们修清净心,菩萨道修谦下心-谦虚、卑下。《华严经》 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法身大士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都是谦虚、卑下,尊重别人,没有一点好胜、傲慢的念头,这是佛道。以上是六道的业因。再往 上去-声闻,修苦、集、灭、道四谛法;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佛,修清净、平等。

  这是佛将十法界复杂的业因,归纳出最重要的一点来教导我们,使我们明了果报的因由。于是,我们就晓得,起心动念与那一道相应,将来得什么果。

   现代社会,孝顺父母的人不多。《地藏经》上,光目女、婆罗门女是真正的孝女,看到母亲造作罪业,堕落在恶道,全心全力想方法救拔。所谓“诚则灵”,她有 真诚心,就感动佛菩萨来帮助。佛菩萨帮助也只是告诉你,救度的理论与方法,能否达到目的,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救度众生的方法无量无边,最有效的是念佛, 所以佛教婆罗门女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

  婆罗门女知道母亲生前造作恶 业,才遭地狱果报,她为了救苦难中的母亲,非常恳切认真的念佛。念了一日一夜,她入定了,得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是事一心不乱,虽不是很高的功夫,但是 确实有功夫。《地藏经》是大乘经,她学的法门是大乘法门;换言之,她断证的功夫相当于阿罗汉,而修积的功德,超乎阿罗汉之上,她是菩萨。

   在定中地狱境界现前,看到鬼王,鬼王问她:“你到这儿来有什么事?”她说:“我的母亲在世时,造作种种罪业,现在堕落地狱,请问她现在在什么地方?”鬼 王合掌说:“确实你的母亲在地狱,但是因为你发愿超度她,她在三天前,就升到天上去了。”她并没有请法师诵经、拜忏,而是自己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以此功德 回向,母亲就离开地狱,生忉利天。

  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清楚,一个人修行证果不容易!她一日一夜能念到一心不乱,是她母亲的功劳,她母亲要是不堕地狱受苦难,她也不会这么恳切念佛。所以,她能念到一心不乱,母亲是增上缘。她作了菩萨,鬼神对菩萨的母亲就格外看待,所以母亲就生天享福了。

   因此,真有心超度家亲眷属,自己一定要认真修行,积功累德,你修行有成就,他才能得度。譬如在世间,你想让你的父母、家亲眷属,在社会上得到一切大众的 尊敬,你一定要成就你的学问、德行。一般人听到“这是某某人的父母,某某人的眷属”,大家对他就特别尊重、特别照顾,这就是加持,这就是自然的感应。明白 这个道理,就懂得《地藏经》讲的原理、原则,超度的确是有功德的,能帮助造作罪业的亡者。

  《地藏经》记载,光目女的修行功夫,没有婆罗门女殊胜,她只达到功夫成片。因为婆罗门女是定中见境界,光目女是梦中见境界,定中境界比梦中境界殊胜,但也算是有成就。

  近代倓虚老法师在《影尘回忆录》里,讲了一段超度的故事。当时他还没有出家,住在天津,与几个同参道友一起研究《楞严经》,“八载寒窗读楞严”。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间中药铺,一天中午,一位刘居士看店时,在柜台上打瞌睡,作了一个梦。

   梦中见到两个人,是他的冤家债主,这两个人欠他的钱,无法还债,上吊自杀。看到这两个人来很害怕,就问他们:“你们来干什么?”这两个人说:“我们来求 超度。”他听说是求超度,心就安了,不是来报复的。于是他就问:“要怎么超度?”他说:“只要你答应就行了。”他说:“好!我答应你。”结果看到这两个 鬼,踩著他的膝盖,踩著他的肩膀升天了。这两个走了以后,又来了两个,是他死去的太太跟小孩,跪在他的面前求超度。他问:“怎么超度你们?”“你答应就行 了。”就看到这两个鬼魂踩著他的膝盖、肩膀升天了。这就说明,超度必须自己有修学的功夫。

   对于现代佛门里,大规模的超度佛事,我曾请教过道安法师:“超度是怎么来的?”他说大概起源于唐明皇。那时是安史之乱,郭子仪平定了动乱。朝廷在每个大 战场,建立一个寺庙,都称作“开元寺”,目的就是追悼死难的军民。那个超度法会等于现在的追悼会,请高僧大德诵经、拜忏、回向、追悼,是纪念的意思,由国 家来提倡。以后民间慢慢也就有这种做法,也是请法师大德诵经、拜忏、超度祖先,可能是这么演变的。

   但发展到现在,完全变质了。以前超度是寺院附带做的事情,一年也不过一、二次;寺庙主要是讲经说法、领众修行,这称之为道场。现在一般寺院道场,很少讲 经,解门、行门都没有了,最多每年打个佛七、禅七。平时以超度死人为主,这与佛教本质不相符,寺院是度活人的,现在佛教是度死人的,因此将佛教从教育变成 了宗教。

  这种大规模的超度,有没有效果?不能说没有效果。最重要的是 主法的人,如果是有修、有证,那个力量就非常显著。从前梁武帝很喜欢的一个妃子造作罪业,堕落在恶道。梁武帝是佛门大护法,请宝志公主持超度法会,以后记 录下来,称为《梁皇忏》。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将梁武帝的妃子,从恶道超度到忉利天。而现代有修、有证的人没有了。

   我一生不敢做超度的佛事,因为我没有这个德能。从前台北景美华藏图书馆,每年只有清明、中元、冬至三次祭祖的法会。牌位是百姓祖先的牌位,一律平等,绝 不收钱。我们本著真诚、清净的心,诚心诚意超度,诚就能感应。近代因为社会动乱,死难的人太多,所以我们每个月做一次三时系念,诚心诚意超度在这个月中, 死难的冤魂。

  希望诸位了解超度的理论与事实,做总比不做好,只要尽心尽力、诚诚恳恳,一定会有感应。

2008年8月13日

普门

《普门》杂志
出版:佛光文化事业
性质:月刊
售价(东马):零售RM8,订阅6期RM50, 12期RM100
坊长好介绍:一本结合佛学、艺术与人文的杂志。每期的特别策划内容是必读。内容扎实、文笔优美浅白易懂、排版整齐雅致、风格清新。不管在忙碌中或悠闲中翻阅,你都会获得一些心灵的满足。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 http://www.fgp.com.my/pumen.htm

8-9 月活动

  1. 8月17 日-少年团(周日佛学班)与彭亨佛教会交流
  2. 8月31日-参与全国佛学考试
  3. 9月5日-佛学交流坊 第7次 haPPy FRiDAY
  4. 9月17-21日(第一阶) ,9月24-28日(第二阶)-中弘团基本佛学课程:修行次第略谈

2008年8月12日

Is Buddhism a Theory or a Philosophy?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Buddha is not a product of mere intellect.

佛陀的成道不仅仅是理解上的成果。

DURING the time of the Buddha there were many learned men in India who pursued knowledge simply for its own sake. These people were interested only in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deed, some of them went from city to city challenging anyone to a debate and their greatest thrill was to defeat an opponent in such verbal combats. But the Buddha said that such people were no nearer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uth because in spite of their cleverness, knowledge and verbal skills they did not have true wisdom and insight to overcome greed, hatred and delusion. In fact, these people were often proud and arrogant. Their egoistic concepts disturbed the religious atmosphere, and they loved arguing simply for the sake of arguing. According to the Buddha, one must first seek to understand one’s own mind. This was to be done through concentration which gives one a profound inner wisdom or realization. Insight is to be gained not by philosophical argument or worldly knowledge but by the silent realization of the illusion of the self.

Buddhism is a righteous way of life for the peace and happiness of every living being. It is a method to get rid of miseries and to find liberation.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is not limited to one nation or race. It is neither a creed nor mere faith. It is a Teaching for the entire universe. It is a Teaching for all time. Its objectives are selfless service, good-will, peace, salvation and deliverance from suffering. Salvation in Buddhism is an individual affair. You have to save yourself just as you have to eat, drink and sleep by yourself. The advice rendered by the Buddha points the Way to liberation; but His advice was never intended to be taken as a theory or philosophy. When He was questioned as to what theory He propounded, the Buddha replied that He preached no theories and whatever He did preach was the result of His own experience. Thus His Teaching does not offer any theory. Theory cannot bring one nearer to spiritual perfection. Theories are the very fetters that bind the mind and impede spiritual progress.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ies originated in religious beliefs, while some other religions are not based on philosophy but dogma. The Buddha however, taught us to see things as they are, observing phenomena and not relying on anything which cannot be experienced by each individual.

Theories are products of the intellect and the Buddha understoo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human intellect. He taught that enlightenment is not a product of mere intellect. One cannot achieve emancipation by taking an intellectual course. This statement may seem irrational but it is true. Intellectuals tend to spend too much of their valuable time on study, critical analysis and debate. This is unbalanced because they usually have little or no time for practice. A great thinker (philosopher, scientist, metaphysician, etc.) can also turn out to be an intelligent fool. He may be an intellectual giant endowed with the power to conceive ideas quickly and to express thoughts clearly. But if he pays no attention to his action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and if he is only bent on fulfilling his own longings and inclinations at any cost, then, according to the Buddha,he is an intellectual fool, a man of inferior wisdom though rich in factual knowledge. Such a person will indeed hinder his own spiritual progress.

The Buddha’s Teaching contains practical wisdom that cannot be limited to theory or to philosophy because philosophy deals mainly with knowledge but is not concerned with translating knowledge into day-to-day practices. Buddhism lays special emphasis on practice and realization. The philosopher sees the miseries and disappointments of life but, unlike the Buddha, offers no practical solution to overcome our frustrations which are part of the unsatisfactory nature of life. The philosopher merely pushes his thoughts to dead ends. Philosophy is useful because it has enriched our intellectual imagination and diminished dogmatic assurance which closes the mind to further progress. To that extent, Buddhism values philosophy, but philosophy fails to quench one’s spiritual thirst. Philosophy is to know but Buddhism is to practice. Remember that the chief aim of a Buddhist is to attain purity and enlightenment. Enlightenment vanquishes ignorance which is the root of birth and death. However, this vanquishing of ignorance cannot be achieved except by the exercise of one’s confidence. All other attempts—especially mere intellectual attempts are not very effective. This is why the Buddha concluded: ‘These [metaphysical] questions are not calculated to profit; they are not concerned with the Dharma; they do not lead to right conduct, or to detachment, or to purification from lusts, or to quietude, or to a calm heart, or to real knowledge, or to higher insight, or to Nirvana’. (MALUNKYAPUTTA UTTA—MAJJHIMA NIKAYA).

In place of metaphysical speculation, the Buddha was more concerned with teaching a prac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our Noble Truths that He discovered: what Suffering is; what the origin of Suffering is; what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is; how to overcome Suffering and realize final Salvation. These Truths are all practical matters to be fully understood and realized by anyone who really experiences emancipation. Enlightenment is the dispelling of ignorance; it is the ideal of the Buddhist life. We can now clearly see that enlightenment is not an act of the intellect. Mere speculation does not help a person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life so intimately. This is why the Buddha placed great emphasis on personal experience. Meditation is a practical scientific system to verify the Truth that comes through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insight. Through meditation, the will tries to transcend the condition it has put on itself, and this is the awakening of consciousness. Metaphysics merely ties us down in a tangled and matted mass of thoughts and words.


摘录自达摩难陀长老著《佛教徒的信仰》

quote from Dr. K Sri Dhammanda

Theory- 理论

Philosophy – 哲学

Enlightenment- 成道

Mere- 仅仅

Intellect – 理解

Sake – 为了自己着想

Thrill – 满足感/兴奋

Hatred – 憎恨

Delusion-

Liberation- 释放/解脱

Creed – 交易

Faith – 信仰/信心

Salvation –解脱/得救

Render – 给与

Emancipation – 解脱

Endow – 拥有

Conceive – 联想/构想

Consequence – 结果/结局

Dogmatic – 武断

Quench – 抑制欲望

Vanquishing – 征服

Bent – 下决心。。。。的

Longing – 渴望/热望

Inclination – 爱好

Inferior – 较劣的

Hinder – 阻止

Metaphysic – 形而上学的

Speculation – 思索

Tangled – 紊乱的

Matted – 乱成一团

2008年8月10日

佛教是主张焚烧纸钱的吗?




农历七月一到,我们通常都会看到路旁都有祭拜“好兄弟”后的痕迹,难免经过都会毛骨悚然,透露出一丝的诡异。到底焚烧纸钱有没有用呢?佛教真的在提倡吗?

不,正信的佛教中没有这一项迷信的规定。

中国人用纸钱焚烧的习俗,是自汉朝以后开始。有个传说是关于蔡伦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用他造的纸,所以他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假死然后由家人焚烧纸钱给他好让他在黄泉路上可以享用。这个传说一传十十传百,每当有人去世时都会焚烧纸钱。汉朝的时候,人死之后,丧葬之时,都要用钱币与死人同葬。然后中国人都认为人死后为鬼,既然人死为鬼,可想而知鬼的世界也和人间一样咯,故一位鬼也需要 用钱,所以就用钱币殉葬。后来,可能发明了新的方法,用纸来代替钱币,以火来烧给鬼用。

事实上,佛教并不以为人死为鬼的说法,做鬼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佛教更不相信经过焚烧之后的纸钱能够供鬼使用。佛教之相信死人的亲属可以用布施、斋僧的功德回向亡灵、超度亡灵。其他的一切都是毫无用途的迷信。

佛教一直主张虔诚心的感应,如果心力到了,不用焚烧,必然有用,否则的话,纵然分化了千百张的纸,又有什么用处?

或许大家有些疑问,可能在某些寺庙里还看得到有人在焚烧纸钱,感觉这间寺庙怪怪的!明明阐明说正信的佛教都不提倡焚烧的,为何还要继续呢?这可能是佛教的海容乃大的度量,只要没有引起太多的反感或者不必要的麻烦都会依照个人的喜好去进行这样的仪式。不过,这样就会引起不认识的人的误会了,让他们觉得佛教都在自打嘴巴,说的是一套,做的则是另外一套。所以,会引起别人的误解的我们就尽量不去做;不过难免,众生的根性不一样,接引的方式也是八万四千种,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以入佛智”,过后再做教育的工作。


部分内容摘自 《正信的佛教》 圣严法师著

2008年8月7日

七月= 鬼节?


当我们迈入七月时,家里的长辈都会叮咛说晚上不要太迟回家,不可以结婚、搬家等禁忌都会在我们耳朵一扫而过。七月,都有非常多的说法;民间信仰称为“鬼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的是“盂兰盆”。其实真正的是那个说法呢?为什么会这么巧三个节日都在这个时候呢?

在这里为大家揭开谜团,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称号呢?

首先,介绍“鬼节”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农历7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而在七月三十后地狱门就必须关闭。所以这一个月应该算是地狱里面的鬼魂放假的时间,趁机到阳间度假吧!

中元节,其实主要是传播道德伦理的节日,也就是倡导人们在这天注重修德。中元节这天,有思想和有时间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学习老子的 《道德经》,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中国道教又是一个很宽容和随时给予人转变更新自己的机会的宗教,所以,中元节是个奖励善良和惩罚恶劣的的节日,而主要是个赦罪节,所以,中元节又是中国节日 中的忏悔节赎罪节,一年中有罪过的人可以在中元节这天通过各种仪礼去检讨自己和请求天地人的宽恕。

第三,佛教的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 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成就阿罗汉过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天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 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 陀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力量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 养十方众僧,依靠供养他们的功德,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陀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陀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 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 父母的养育之恩。其实这个故事的背后是想告诉我们神通抵不过业力,我们必须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负责任。

除此之外,七月也被称为“佛欢喜日”。在佛陀时代,四月至七月在印度都是雨季,佛陀及弟子们都没有外出托钵,因为适逢雨季,路上有非常多的生命都出来,不忍心杀害,所以都在精舍里面用工修行。三个月后,解夏安居后,因为弟子们都有一些成就,佛陀自然地非常高兴,所以才有佛陀欢喜日的由来。

清楚地让大家了解七月十五的来龙去脉后,我们是不是揭开心中的谜团呢?可见我们都把这些节日都混合在一起了。这些名词都让大家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总结来说,七月不是鬼节,鬼也不会因为这个时间阎罗王放他们出来而来捣乱人类的生活,中元节也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节日之一。而且佛教的盂兰盆都是提醒大家要及时行善,“世上有两件事情不可以等,行善及孝顺”。

2008年8月6日

6th HappyFriday

八月一日的快乐五'脸’很大!因为团长特地抽空一起来参与哦!

今次的主题是“佛像-佛陀无言的教化”。透过游戏的方式,和投影片让大家了解佛像。

简短的“礼敬诸佛”(共修)后,便是“十全大补汤”。在十分钟的时间里,主持人简单地告诉大家佛像的由来及功能。

佛像的由来

1。《增一阿含经》:有一年结夏安居,佛陀上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所以当时人间就见不到佛陀。乔赏弥国的优填王因日夜思念佛陀而病倒,大臣们为了安慰他,就用最好的牛头旃檀木,请艺匠雕刻一尊佛像,放在宫中供奉。优填王天天像佛像行礼,思惟佛陀的教诲,好像佛陀就在身边一样。

2。佛陀入灭后,到了阿育王时代,人们才以法轮、足印、菩提树、佛塔等来代表佛陀。随着时间久远,人们对佛陀的怀念越深。贵霜王朝时期(公元一世纪左右)的佛弟子,就参考佛经里的描述,把佛像创造出来。

为什么需要佛像

1。佛像有弘法上的功能: 佛像是以像表法,佛像象征佛宝,经典象征法宝,出家师父象征僧宝,三宝具足,佛法就能永流传在人间。我们在佛像前做早晚课、法会、举办讲经说法等活动。

2。佛像有修行上的功能:瞻仰佛像有见贤思齐的功能,如同亲见最尊敬的本师,内心的妄念,烦恼慢慢减少。佛像可帮助我们熄灭贪嗔痴、无明,可增长我们戒定慧上的一种修持功德。

3。佛像有文化资产的功能:古老的佛像蕴含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文化、精美的艺术,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资产和重要的名胜古迹。

(参考2008年7月份《普门》杂志,以及http://sql.fgs.org.tw/u005book/Showdata.asp?CatalogID=15

接着的“欢乐时光”让大家动脑筋。所有出席者被分成两组,选择自己组别的代表佛菩萨像,然后分组比赛。
我们是千手观音组。我们是释迦牟尼佛组。(未来佛也!)
首先,他们必须从本林“大行”的菩萨像(普贤菩萨)身后找到题目然后作答。题目内容主要是A:为佛像的姿势及B:手印填上正确的名称,和C:佛像的组合。作答过程中他们可以选择回答两道问题来获得答案的提示。大家一开始很快就找到了题目,但接着下来的才是真正考验他们的智慧呢!虽然提示给得很明显(基本上只是把答案配上对的图),但平时少留意是不会知道的。

什么手印啊?是指地印?
伟杰(红衣者):快点想了!
渊泓(黑衣者):我不是在看着吗?我特地台湾飞回来参加的哦!

佛像姿势有:结跏趺坐、善跏趺坐、立像、行走像、吉祥卧
手印有:降魔印、说法印、禅定印、施无畏印、与愿印
三方佛、三世佛、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指的是?你知道吗?

接着主持人带领大家看透影片,了解佛像菩萨像的区别,佛像的特点等。(参考http://www.lyu.org.tw/lyu/home-page_6.htm

当天两组都打成平手,所以最后统统有奖!皆大欢喜。
希望经此以后当我们在瞻仰佛像的时侯,不只是盲目地礼拜。身为佛教徒的我们当能明白礼佛拜佛不是迷信或崇拜偶像的行为,而是一种见贤思齐,希望能像佛菩萨看齐的自我期许。不仅如此,更能进一步了解每尊佛像所要表达的含义,明白佛菩萨对我们无言的教化。

2008年8月3日

行者课程之编排

主题

内容重点

次数

佛教的宗教态度

探讨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比较

佛教的立场到底是在哪里?

学佛之根本意趣

2

有情-以人为本的佛法

有情的定义

有情为问题的根本

1

四谛(苦)

了解佛教的苦及其对有情身心的迫害

2

四谛(集)

有情身心痛苦的起源

了解佛教对身心的分析

4

缘起与因缘

佛法的中心思想

缘起到底怎样帮助我们?

2-3

业力因果观

业报的价值在哪里?

因缘果的关系

3

四谛(灭)

让我们清楚了解我们有方法去熄灭我们的无名烦恼

人类的三特胜

1

四谛(道)

通过修学三学戒定慧来熄灭烦恼,得到清静解脱

6

学佛的次第+

佛教的起源与开展

(读成佛之道)

了解各佛教传承的缘起及因缘

通过阅读《成佛之道》后,拥有全面性的学佛次第

10


总数

32


时间:每个月12

目标

个人:超越自己

对佛法有整体正确的认识;

开阔佛法的视野,正确看待佛教不同的修行法门;

增强表达能力

消除分享心得的心理障碍;

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跳脱个人思考的盲点。

整体:推广佛法

接引大众以讨论法义为学佛入门;

互动交流,有系统次第的佛法研究;

增强法义的思维,生活中落实佛法;

促进成员自动自发的力量;

建设清净的学习环境。

流程:

流程

建议时间

三称、发愿

5 分钟

分享及讨论佛法内容

60-80分钟

班长总结

10分钟

回向

5分钟

预算之时间

1小时30分钟 2小时


成员结构

基本成员:1位班长、1位副班长、2位协调员

领导者的基本条件及职责

班长

职责:

总结讨论

理清义理上的疑难

基本条件:

整体的佛法有基本的掌握和认识

思路清析

有语言表达能力

理想条件:

了解印顺导师的思想

对佛教史有认识

副班长

职责:

主持行者的讨论

准备有关讨论的课题

时间管理

基本条件:

有主持讨论的能力

有语言表达能力

理想条件:

对整体的佛法有基本的掌握和认识

思路清析,反应敏锐;

有带动讨论的技巧。

协调员

职责

招募成员;

安排聚会事宜(包括联谊)

准备场地、音响

成员的条件及责任

基本

愿意阅读佛书,以讨论方式互相学习,包括分享个人的理解和心得及倾听其它人的意见

对每星期的讨论的内容先阅读及思考

保持学习的心态

理想

事先查明名相概念

对论题能进一步参考其它相关佛书

阅读时记下可讨论的题材

针对讨论内容交谈,可引述其它佛书或有关的生活经验来接轨佛法与生活

讨论规则

不具争论,不批评或攻击个人或团体;

每位同学发表言论的时间尽量在三分钟内完成(若特殊情况,不受限制),让大家都有机会参与,而不限制在几个人而已;

非闲谈,不离题,有焦点;讨论针对当天的议题;

当意见有分歧时,应指出此意见是依个人意见或有所依据;

主持人有最终的决定权去控制议题的讨论。

成员相处之道

和气、合心、互助、尊重

同学之间交流应尽量以正语为依归

互相关心,可以通过联络网发放讯息,鼓励大家走入佛友间的生活

不鼓励牵涉商业与政治活动

同学们没有阶级意识,没有职业身份,大家一律平等

参考资料

-印顺导师的妙云集、华雨集等著作(成佛之道、佛法概论等)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

-任何与课程相关的书籍或者畅销书籍